绿满头战坪 - 中国妇女报
- 2023-12-19 项目展示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黑色甲壳虫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爬行了好远,我仍不住地回头张望。高冈上的村部和村部前面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坪以及流水潺潺的灌河和梅河渐渐隐入了山的那边……
汽车犹如一只黑色的甲壳虫,在苍莽的群山间蜿蜒爬行。高耸的峰峦仿佛大朵大朵的绿堆砌而成,成堆的绿不断从前方涌来,恍如滔天巨浪连绵不断,真是要把这只小甲壳虫包裹吞没。眼看着汽车就要撞上一座绿峰,不料前方山路一拐,小甲壳虫一头钻入一线山缝之中,前方又豁然开朗。太阳忽而在前,忽而在后,忽而在左,忽而在右,最后停在了我的前方。前方路边有一个路标,路标上写着——头战坪。
头战坪是河南省商城县达权店镇的一个村庄。之所以来到头战坪,是因为常在朋友国强的笔下看到这一个名字,更因好奇它的名字的由来。
同行的国强告诉我,传说宋朝期间,大别山一带义军突起,首领名为黄花,人称黄花天子,他四方征讨,屡破城池,东并金寨,西伐光州,南征麻城,北占商城,杀贪官以救黎民,挫官方以振军威。各地官府的告急文书雪片一般飞往京城。大宋皇帝草拟一道奏章,令湖广总督率军清剿,不料大败,湖广总督自刎而死,震惊朝廷。杨家后人、烧火丫头杨腊红自告奋勇前往清剿,与义军战于山前的沙河草坪,义军大败。后人就把这一草坪称为头战坪。
群山之中,这里果然与众不同,灌河与梅河在此交汇,而后北流入淮,深山中的这段河流西岸,有一片平坦的草坪,草色青青,绿色的地毯一般,想必就是一千多年前杨腊红大败黄花天子的战场吧,竟是让人有种置身世外桃源之感,仿佛梦回千年前的大宋,犹闻鼓角铮鸣。
我没能穿越到大宋,也没听见金戈铁马之声,我在那片草坪前遇到了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和人说着播种玉米和育秧之事,话语干脆利索。国强上前打着招呼,两人十分相熟,女子名叫余茜,是头战坪的村支书。
余茜是土生土长的头战坪人,1985年出生,中专还没毕业,就辍学回家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随后前往浙江打工。如果就此下去,她的生活将会过得十分平淡,波澜不兴。意外的是,九年前的一天,她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当过两任头战坪村支书的老支书打来的,老支书对她说:“你回村里来吧,村里需要你!”她果真回到了头战坪,到村里干起了文书。至于老支书是如何说动她的,我没细问。我知道的是,她的女儿当时刚满两岁,正是需要母爱的时候,丈夫在镇上开了一家快递店,家里离不了人。这或许就是她回归家乡的根本原因吧?
两年之后,余茜成了一名预备党员。党员刚一转正,余茜就接任了村支书,此时离她回村仅仅过去三年。
村部在那片草坪的北边,建于一座高冈上,需要攀登五六十级台阶。村部里居然还藏着一所小学——头战坪小学。透过学校铁栅栏大门的缝隙,可见几个孩子正在旗杆边嬉戏,笑声飞扬。余茜告诉我,村小只有八个学生,分别上一年级和二年级,三年级之后就要转去外村学校了。以前,村小很破,村部也不在这里,而在灌河那边的山脚下,后来发了一场洪水,村部损坏了,便搬进了村小,村小的房屋也得以修缮,成了今天的模样。
头战坪共有十六个村民组,其中有两个村民组道路不通,村民出山异常艰难。余茜上任村支书的第一天就召开了全村村民代表大会,誓言要修通两个村民组出山的路。村民们要么会心一笑,要么面无表情。他们听多了类似的表态,到头来,出路依然没有修通,心里仅存的希望消失殆尽。他们不怪村干部,怪就怪山里太穷,无钱修路。
余茜看懂了他们的表情,也不介意,散会后就投入到了修路的工作之中。经过大量走访,余茜了解到了两个村民组的出路修不通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村民组以及两户村民之间的矛盾纠葛。原来,十年前,那两个村民组曾约定共同集资修路,其中一个村民组收齐了集资款,另一个村民组却食言了,两个村民组的村民从此结了怨。不久,两个村民组的两个村民又因为行路打了一架,一个村民被打伤,伤人的村民被判坐牢三年,两户村民都成了贫困户。坐牢的村民三年后出狱,发誓永不让那个村民组的路修通。两个村民组的出路就此耽搁了下来。
余茜了解情况后,便去做两个村民组和两个村民的工作,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修路是脱贫致富的前提,路不通,一切都是空谈。她跑了一趟又一趟,一些坐过牢的村民备受感动,终于松了口,却是提了一个条件:赔偿他坐牢的损失,四万元,方可修路。当时村里没有钱,受伤的村民也拿不出钱,即便能拿出钱,也不可能赔偿对方的损失,该怎么办?余茜没放弃努力,各处化缘。巧在村民组最里面的一户村民,十几年前就外出务工,成了一个小老板,因为老家交通不便,他已多年未归,听说村里要修路,他主动提出可以出那四万块钱。
最难啃的骨头被余茜啃下来了,两个村民以及两个村民组之间的矛盾迎刃而解。终于能修路了。
随后,余茜又跑乡里跑县里,跑来了修路资金,近两公里长的水泥路很快就修好了。道路通行的那天,两个村民组仿佛过年一般,童叟脸上都笑容洋溢,更有人泪花滢滢,喜极而泣。
如果说修通了这条路还难以服众的话,接下来余茜又主持修通了又一条路,彻底打开了全村村民的心扉。
另一条路牵涉到另外两个村民组,他们因为墓地结了怨。一个村民组从另一个村民组的坟前修了一条人行小道,另一个村民组认为人行小道挑了龙身子,坏了风水,要其把路填起来,恢复原状,否则不让修路。这一要求遭到了拒绝,两个村民组从此水火不容。
余茜查看了现场的情况,当即表态,村里组织人力把那条人行小道恢复原状,然后又经过努力,在山下修了一条水泥路,解决了山里那个村民组的出行难题。
这两条路让村民认可了余茜,往后村里再做什么事,大家的积极性都高涨了许多。
一个山里的女人能够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确实让人感动。余茜莞尔一笑,说她能主持修通这条近路,主要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支持,倘若没有政策支持,她就是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是白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余茜主持修通的那两条路,不单单是四个村民组的出路,更是修通了四个村民组乃至头战坪全体村民的致富路,让人感慨喟叹,心里通透,恰如灌河与梅河里清亮亮的河水,一路奔流,一路欢畅。
头战坪山多地少,村民以种植水稻、茶叶和油茶为生。最近几年,村里成立了三家合作社和一个种植养殖公司。
头战坪482户1700多人口,家家户户都有油茶,茶树共约2000亩,零星地散布在各个山坡上,望花尖油茶种植基地的茶树最为集中,约300亩,是顶级规模的一处。无论是成片的还是零星的油茶园,茶树均为野生,头战坪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种植,终因茶树过于分散及交通不便,村民疏于管理,茶树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能产生什么效益。
直到精准扶贫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头战坪当年是贫困村,对口帮扶单位是国网商城县供电公司,这个公司不仅选派了驻村,还对油茶园投入十万元资金,修路、育苗、补种,野生茶树的长势明显地好于以往,茶果喜获丰收,送到外地加工成茶油,家家户户都分到了一些。
余茜想到茶果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多,而且质量上乘,就想建一座油茶加工厂。去年初秋,油茶加工厂开始建设,厂房很快建成,加工设施也就位了,只待茶果采摘,机器立马可以转动,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加销售的运营模式,利用本地茶果品质好、出油率高、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加工茶油。
走出村部,走下高冈,沿山下的水泥路一直走,就能看到油茶加工厂。厂房建在大片草坪西面的山路边,房前新建了一台变压器,担负着加工厂和附近村民的用电负荷。厂房内外装修一新,榨油设备多达三种,除了山茶油榨油机,另外两种设备分别可榨花生油和榨芝麻油及菜籽油,一厂多用。
油茶加工设施已是换过的机器,余茜说,最初购进的榨油机是九五型号,属于老式机器,榨出的茶油品质不佳,出油率也不太高,可惜了那些优质茶籽。余茜当机立断,追加资金,把设备换成125型号。榨油机一换,效果立竿见影,榨出的茶油黄澄澄亮晶晶,品质果然大幅度的提高,茶籽的出油率也提升了不少,众人皆喜。
我能想象得到加工厂里机器轰隆隆运转时的繁忙欢喜的情景。余茜告诉我,去年秋天一季,加工厂共计加工茶籽约50吨,两个月毛收入11万元,剔除成本,纯收入3万多元。在诸项成本中,有一项是人工费,加工厂吸收了当地三个脱贫户前来务工。
说到这里,余茜笑了起来,说起了前年的事情。按照村里的规定,村里每年给每个脱贫户3000元补贴,村里共有脱贫户12户,前年补贴完脱贫户,村里亏缺了4500元。
“宁可村里亏,也不能亏脱贫户。这是我们的原则。”余茜的语气特别认真,随后憧憬道,“再过一个多月,油菜籽收获了,我们的油菜籽加工机器也会响起来,想想都让人高兴!”
离开油茶加工厂,沿水泥路往东走去,余茜说带我去看一个合作社。行不多远,抵达一村民组,路边是一片果园,果园上面是山,山边静泊三座房屋,白墙黛瓦,分外显眼。房侧翠竹青青,门前池水微澜,透出一派南方园林的风韵。余茜说,房屋为吴家兄弟三人所有,为老大吴豫炜亲手设计建造。吴豫炜多年来一直在广州从事市政园林工作,他把自己的家园也设计成了园林的样式,看着十分养眼。
五年前,吴豫炜和其他四户村民成立了豫炜合作社,经营种植养殖业,吴豫炜家下面的那片果园就属于合作社,已投入资金近50万元,能够带动附近几十人增收。
我们西来东往,都是绕着那片草坪,我们的话题最后也落在了那片草坪上。我原以为草坪为自然生长,千年如此,余茜却告诉我,草坪为人工种植,如今是头战坪的一个重点项目,也是部分村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原来,这片草坪面积有300多亩,为村里流转的土地,涉及168户村民,村里引进优质耐旱草种,每年铲收两季。村民的收入在增长,村集体的经济也是水涨船高。
余茜和村干部没有就此止步,他们还规划修建灌河和梅河岸边的休闲步道,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可以野炊,自助烧烤,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打造休闲游项目,造福于民,以图乡村振兴。
这个规划之所以可行,在于前期的基础设施投入见了成效。他们修好了灌河东边的八个村民组的道路,解决了村民雨季出行和学生上学的难题,又投入资金建设配电网,全村十六个村民组全部实现了电气化。
很快,这个规划就见到了一线曙光。这缕曙光现于灌河东岸。那里是一片荒滩草地,零星地生长着一些杨树,我漫步至此,三个年轻人正在那儿忙着搭建帐篷,修整休闲游客设施。我颇为好奇,遂上前问询。其中一个年轻人告诉我,他们是一家户外运动公司,看中了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决定在此安家落户,开展户外休闲研学活动。他们租用了这片闲置的荒滩草地22亩,这对村民来说,也是一笔实实在在的收入。年轻人随后的一句话,极大地引起了我的兴趣。
年轻人说,他们原本看中了邻近的一座水库岸边的林草地,当地以水源保护为由拒绝了他们。正当他们要离开时,一个年轻的女人找到了他们,说达权店镇的头战坪自然环境优美,灌河和梅河交汇于此,请他们前去看看。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头战坪,不料一眼就相中了灌河东岸的这片荒滩草地。
果真是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有了兴旺的产业,假以时日,不愁乡村不振兴。发展产业之余,余茜还带领村委会班子努力创建五星支部,搞好阵地建设。去年,村部的房顶换了彩钢瓦,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红色大字,看上去既庄严又大气。上级前来验收时,考虑到村部地势较高,群众来去不便,头战坪与五星支部失之交臂。余茜一点都不气馁,表示今年接着创建五星支部,直到创建成功为止。
“五星支部要是创建成功,村里能得到省里十万元奖励,村干部的工资也能上浮3%。”余茜笑着说。
余茜家住达权店镇上,离头战坪十多公里,她到村里上班的第一年,一分钱工资都没拿,第二年换届进入村委会,全年也只拿了两千元工资,到了第三年,每月工资也才八百元。说到这里,余茜悄悄地给我讲述了一个小细节,九年前她第一次到村部上班,村部还在灌河那边的山脚下,房屋破旧,屋前的茅草长有两尺多高,她光打草就打了一个多小时,老支书随后让她面对村干部发个言,她还没开口,脸就红成了红布。她实在羞于当众说话。
在头战坪盘桓了许久,我才钻进黑色的甲壳虫缓缓离去。我很佩服余茜能够安心于这大山之中,全身心地投入村里的工作,心无旁骛。
黑色甲壳虫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爬行了好远,我仍不住地回头张望。高冈上的村部和村部前面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坪以及流水潺潺的灌河和梅河渐渐隐入了山的那边。我长舒一口气,收回目光。
我忽然发觉,我似乎变成了一片树叶,和头战坪的青山绿水融为了一体,被浓郁的绿意紧紧地簇拥着,包裹着,须臾不曾离开。
(作者简介:林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立地成塔》《红房子》、长篇纪实文学《挺进深蓝》、报告文学集《东达山上》及诗集和散文集多部。曾获首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奖、《报》长征文艺奖、《文艺》双年奖、中央企业“五个一工程”奖等文学奖项。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项目、“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联系人: | hth娱乐 |
---|---|
电话: | 020 - 2216 5516 |
传真: | 020 - 2216 5516 |
Email: | admin@rq95.com |
QQ: | |
微博: | rq95/ |
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89号燕侨大厦4019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