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头图片

安徽旌德:“蔗”裡的豐收

2024-10-08 项目展示

  俗話說“秋日甘蔗賽過參”,眼下正是甘蔗收割季,“甘蔗小哥”謝業明忙得腳不沾地,白日络绎在甘蔗林,晚上便坐在直播間,採收、切段、打包、帶貨……對於他來說,這些早已成了日子中的一部分。

  謝業明是安徽省旌德縣旌陽鎮霞溪村乡民,曾經當過兵,退伍后賣過二手車,2021年,在外流浪多年的他回到家鄉,子承父業,在村裡當起了“蔗二代”。

  說起返鄉的初衷,謝業明坦言,一來是受疫情影響,回家過年后出不去﹔二來也是父親上了年紀,不想讓老人家一向辛苦下去。

  其實,在和謝業明攀談間了解到,促进他下定決心從父親手中拿過“接力棒”,還有一重要素,便是隨著自己年歲增長,家鄉甘蔗的滋味,時刻在呼喚著自己兒時的記憶。

  在安徽,甘蔗屬於小眾農產品,但旌德有種植甘蔗的傳統和豐富經驗,該縣產的青皮甘蔗勻稱、皮薄、清甜、爽脆,深受市場青睞。现在全縣“旌德青蔗”的種植面積多達300余畝,也是國家地舆標志農產品。

  本年10月2日,謝業明的甘蔗地迎來頭茬採收。當晚直播間裡,就賣出去了1000多單,這也是謝業明的首要銷售形式。

  “起先在甘蔗地邊擺攤,從早忙到晚,也就賣出去一兩百塊錢,豐產不豐收,差點就打起了退堂鼓。”謝業明回憶道,當時碰上疫情,人出不去,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嘗試抖音帶貨,不成想一小時就賣出去四五十單,簡直難以相信。

  嘗到甜頭的謝業明,猶如發現了新大陸,便開始堅持天天直播,布景便是碼放整齊的一排甘蔗。一部手機、一個支架、一盞面光燈……就這樣,自那今后,直播帶甘蔗成了謝業明的日子日常。

  “開始直播間人數很少,10人、50人、100人、1000人……最多的時候有5000多人。”謝業明自問自答道,什麼概念呢?便是200單甘蔗放到直播間,1秒鐘就能被搶空,最高峰的時候,兩小時賣出去7000單甘蔗。

  直播間的火熱,也讓旌德“甘蔗小哥”的名氣不脛而走。“面對鏡頭,甘蔗要從上市吃到下市,每天晚上吃三四根,嘴巴都吃出老繭。”謝業明玩笑道,很多粉絲聽到啃甘蔗的嘎嘣脆聲,直接下單。

  擴大種植面積、建立“甘蔗小哥”家庭農場、幫助周邊農戶網上銷售……漸漸地,謝業明不僅甘蔗種得好,賣得也俏。在他的帶動下,村裡越來越多的人跟著他一同種起了甘蔗,短短兩年時間,旌德縣的甘蔗種植面積擴大了3倍。

  秋末冬初,在暖陽的照射下,位於鳧秀村的一片甘蔗林密密匝匝,棵棵翠绿挺立的甘蔗煥發著勃勃生機。

  “甘蔗種植需求足够的光照和水源,旌德氣候十分適宜,晝夜溫差大刚好成果了甘蔗的甜脆可口。”謝業明告訴記者,裂口越大口感越佳,黑釉越多滋味越甜,節距越疏进口越脆,现在“旌德青蔗”暢銷全國,最遠賣到了黑龍江。

  什麼時間段上什麼肥?什麼情況下得給地裡上水?什麼天氣甘蔗就得下窖?……這些年,通過父親謝玉順的手把手指導,和自己在地裡的摸爬滾打,謝業明硬是把自己從一個“小白”變成了“專家”。

  他給記者算了筆賬:“一畝地栽下去500株甘蔗苗,能收上來3000根甘蔗,依照10元/根的行情價,畝均收益便是3萬元,刨去本钱,一畝地的利潤至少1.5萬元。”

  話語裡,聽得出種甘蔗讓謝業明嘗到了甜頭,曾經的低產田,現在成了名副其實的“萬元田”。

  “隻要把甘蔗種好了,就不愁賣。”謝業明說,本年除了自種36畝甘蔗之外,還簽下了其他種植戶的收割協議,共計60多畝。不僅如此,在當地方针、技術的支持下,上一年還種了10畝西瓜,本年又新種了玉米和小香薯。

  在他眼裡,通過豐富種植品種,不僅實現了一根甘蔗“兩頭甜”,還確保了“甜美事業”愈加甜。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文章分类
联系我们
联系人: hth娱乐
电话: 020 - 2216 5516
传真: 020 - 2216 5516
Email: admin@rq95.com
QQ:
微博: rq95/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89号燕侨大厦401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