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皇威廉二世是克虏伯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此公司一起也和德国的陆军部与水兵部保持着严密的联络。德国政府官员、外国陆水兵的重要决策人、各国驻德国的大使,都在克虏伯公司的补贴清单上。此外克虏伯还操控了三家首要报纸,在一战迸发前那几年的疯狂时期内,经过制作战役惊惧、或许烘托其他几个国家扩大军备的举动,来引发德国大众暴烈的爱国心情。
像克虏伯之于德国相同,维克斯是英帝国军工企业的中心支柱。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年青时曾前往英格兰去学习其在工业技能上的才智。可是20年后,当“德国制作”成为“先进”的近义词时,年青的英国人托马斯?维克斯却前往埃森的克虏伯工厂做学徒,之后回来家园,带来了名贵的德国技能与办法。他像克虏伯相同,开端仅仅制作一些一般的物品,比方火车车厢的轮子、钢铁滑轮铸件和气缸,可是从1860年代起转行到军械工业,不久之后成为英国闻名的火炮制作商。
可是维克斯公司获得成功并不仅仅靠先进的技能。1911年,一本英国金融公司对三家英国抢先的军工企业的董事会做多元化的剖析,发现维克斯公司的董事会里有2名公爵、2名侯爵、50名伯爵和男爵、15名从男爵、5名骑士、3名下院议员、21名陆军或水兵官员、以及2名水兵设计师和6名报纸经营者。此外好几个主教也是维克斯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其时的评论家讥讽说:“英格兰是议会的母亲,而维克斯公司是议会的继母。”
德国克虏伯、英国维克斯、法国什耐德(当作为一家电器企业时,咱们了解的姓名是施耐德)。在法兰西银行的200家股东——即所谓“200宗族”—傍边,军械制作商什耐德的宗族占有一席之地。尽管这个姓氏被怀疑是德国姓名,但什耐德却是不折不扣的法国人,其先人来自阿尔萨斯区域。第一代什耐德—约瑟夫·尤金·什耐德首要是个银行家,到1850年时已濒临破产,但由于全力支持正在策划政变的路易·波拿巴,也便是拿破仑三世,因而从衰落中走了出来。在随后法国的铁路化大潮中,什耐德宗族为政府出产铁轨、铁路设备、大炮和弹药。当1871年法国签定羞耻的平和协议时,什耐德现已从普法战役中稳赚了一亿法郎。
俄罗斯是外国本钱巨子喜爱的舞台,察里津兵工厂是维克斯建的,而什耐德公司与法国兴业银行、奥匈帝国的斯科达兵工厂和维也纳信贷银行联手,对俄罗斯帝国最陈旧的兵工厂—坐落圣彼得堡的普季洛夫兵工厂进行技能更新,并且得以在俄国的南边开工制作黑海区域最大的造船厂—尼古拉耶夫船厂(“辽宁”号航母也是在这里制作的)。
并且这些军械商早在战前就开端相互控股,许多军械公司的董事会里呈现了操控权的国际化。比方闻名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炸药公司”把它的公司事务涣散到简直全世界各地,从瑞典到南非,从日本到南美。所有这些散落的事务会集为两个巨大的企业:会集了英国和德国公司的“诺贝尔炸药公司”,以及联合了法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和南美公司的“通用炸药公司”。为英国水兵出产舰用装甲钢板的哈维联合钢铁公司董事会里有德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而奥匈帝国的白头鱼雷公司则由法国人、英国人和匈牙利人一起办理。这些国际化的领导集团保证了军械商在各种条件下都会有生意。
军械商们乃至还不忘专利,克虏伯在战前创造晰一种用于手榴弹的特别稳妥销。维克斯公司在一战期间使用了这项创造,使得许多德国战士死于装有克虏伯稳妥销的手榴弹下。一战完毕后,克虏伯公司指控维克斯公司侵略专利权,以每根稳妥销一先令的价格提出索赔,总额高达615万英镑。这桩案件终究以庭外和解的方法处理,克虏伯公司得到了维克斯公司在西班牙的一家分公司作为补偿。
许多品德之士会为此震动:一群毫无品德感的恶棍,竭尽全部手法,从人类的受难乃至逝世中抓取赢利。可是军械制作商们并不认为他们自己是恶棍。依照其理论,他们仅仅出产一些工业产品,至于这一些产品所用的当地、以及带来的结果,明显不是他们所关怀的。关于军械商来说,他们都觉得自己跟轿车或缝纫机制作商没什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