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这个复旦金融女要把中植系“诈”出事!
- 2025-03-17 hth全站网页版
3月20日,央行副行长、中国外管局局长潘功胜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时表示,在日常的监管中发现了一些非理性和异常的投资行为。“有很多企业,在中国的负债率已经很高了,再借一大笔钱去海外收购。有一些则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
投资10亿美金,通过一个壳公司,买下一家只值3.5亿美金的美国媒体,被委托人翻脸不认账,宣称没拿过钱。这样的狗血故事有几率发生在任何一个想要转移资产到海外的人身上,但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意外竟然被万亿大佬解直锟碰到。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以低调著称的中国亿万富豪解直锟在提交给开曼群岛法庭的文件中,指控伦敦私募股权公司XIO高管共谋诈骗他的资金。报道称,解直锟在2015年夏天进行了一次欧洲之旅,XIO的高管们作为东道主带他参观了几家正在收购的以及具有投资前景的项目,这中间还包括位于英国的阿斯顿·马丁工厂。但自2014年投资了58亿人民币(约合9.4亿美元)之后,XIO集团方面现在却不回电话了,目前这一指控遭到了XIO集团的否认。
XIO首席执行官回复,并未持有解直锟的资金,过去也没有拿到过他的钱。但对于是否有任何隶属于解植锟的公司投资了XIO集团,这位发言人不置可否。
2014年注册于英国的一家非实体有限合伙人公司,名为XIO (UK) LLP,其注册资本为6万英镑。XIO集团的两个股东一个在香港注册,一个在开曼群岛注册,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的股本只有1港元。
中文名李响,XIO 集团创始人。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悉尼大学、康纳尔大学,并拿到了多个硕士学位。先后供职于美林证券、贝尔斯登亚洲、泰山资本等国际一线投资银行和基金。
看到贝尔斯登,摇哥想多说两句。贝尔斯登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美国的第五大投行(当然,现在已经不叫投行了,改称“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企业”)。2007年8月1日,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投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基金倒闭,投资人总共损失逾15亿美元。自此,贝尔斯登亲自拉开了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的序幕。
看过金融危机相关史料的人都知道,正是因为那群投行人士的贪婪、狡诈和疯狂,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还是回到正题。这样看来故事的内核是,一位未有任何在中资机构任职经历的创始人加上一家成立于2014年、背景扑朔的境外私募股权公司,在成立初期即获得了一位国内资本巨鳄58亿人民币的投资,然后这笔钱不翼而飞了。
解直锟其人不用过多介绍,众所周知,他有一个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星老婆毛阿敏和一个同样叱咤风云的同胞哥哥前中央汇金总经理及中司副总经理解植春。
创办于1995年的中植集团,在涉足金融之前,其实发迹于实业。公开资料显示,解直锟毕业于黑龙江省委党校,1991年前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印刷厂的一名工人,升任厂长后成立公司。中植集团由造纸材业务起步,后延伸至房产开发。
2002年,中植集团联合哈尔滨市国资委、黑龙江省牡丹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宏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出资重组成立中融信托(其前身为成立于1987年的哈尔滨信托投资公司)。中融信托作为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以非常激进的策略开始了疯狂的扩张,这是“中植系”形成的关键。
2008年,中融信托就设立了西北矿业股权部分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1亿元,用于受让中植集团旗下兴嘉盈持有的西北矿业增资扩股收益权。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利用信托资金为自己收购过桥,然后溢价出让”的空手套白狼模式,成为了“中植系”不断壮大的输血管道。
2010年,解直锟将中融股权转让给经纬纺机,中融信托从股权结构上变为“国”字头。知悉其个中细节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经纬纺机只是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中融的高管层未发生任何改变,中融仍就保持着惯有的激进扩张风格。“中植系”在长期资金市场上呼风唤雨、运筹帷幄。
随着“明天系”掌门人的突然落马,以及宝万之争的日渐明朗,长期资金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大鳄们被逐个推到了台前。此前,为人太过低调神秘的他,新闻并不算多,以至于今天“解直锟10亿美元投资疑打水漂”的消息在各大主流媒体爆出后,大家都很诧异。而且时间上也似有巧合,要知道,昨天在北京召开的2017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潘功胜刚刚对某些企业的海外收购和变相资产转移提出了质疑。
摇哥也是一头雾水啦。回顾关于解直锟和“中植系”的旧闻,也没能找出太多蛛丝马迹。比较清晰的一点是,从2016年起,“中植系”高调涉足A股市场。
此前媒体曾爆出毛阿敏育有一双儿女属于超生,毛阿敏回应“爸爸已取得美国国籍,所以不算超生”。因此,既然解直锟拥有美国身份,不怕“计划生育”,那么理论上他也应该受到美国法律保护。
2010年房地产市场限购之后,中融信托大量发行房地产信托,但由于风格过于彪悍,曾在当年被银监会叫停该业务。
2016年初,“中植系”中新融泽、中新融鑫、中新睿银作为一致行动人大额增持荃银高科,由于未及时向证监会和深交所提交书面报告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在履行报告和披露义务前没有停止买入荃银高科,被深交予以通报批评处分。
随后,荃银高科将中新融泽及其一致行动人告上合肥市中院,请求确认三被告违法增持占荃银高科总额3.71%股份的民事行为无效并更正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随后“中植系”收到了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由于中新融泽及其一致行动人在2月增持荃银高科时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情形,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摇哥翻阅了荃银高科的相关新闻报道,又是一家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公司管理层又和第一大股东(即中植系)矛盾重重。目前,管理层与中植系之间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2016年5月,在收购*ST宇顺疑似被“套”之后,“中植系”以总成本近12亿元控股美尔雅。解直锟首次以实际控制人身份出现在了上市公司美尔雅的公告中,“中植系”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浮出水面”控股A股公司。
2016年8月,有媒体爆出恒大收购万科的91.1亿元并非来源于恒大自有资金,而是通过中融信托成立信托计划募集得来。不过,中融信托却表示,给恒大的融资都有特定用途,资金会根据合同约定的应用限制范围使用,并未参与万科股权投资。
中融信托倒是不讳言与恒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很稳固。摇哥也只能说“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总之,目前可以通过公开媒体了解到关于“中植系”的关键词就是:毛阿敏老公,掌控18家上市公司,万亿资产帝国。
所以,还是回到今日的十亿美金“骗局”本身。XIO集团作为一家阅历尙浅的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除了获得了内地大额的“迷之赏识”之外,其战绩的确乏善可陈。
2016年4月15日,XIO集团以11亿美元(约合71.19亿元人民币)从麦格希金融(McGraw-Hill Financial)手中收购了汽车研究机构J.D. Power。从新闻媒体报道来看, J.D. Power总部在美国加州,业务覆盖全球,主要是做汽车、金融行业的调查和研究,实力号称全球最牛(首屈一指)。
虽然面临外界对其公正性、可靠度和信誉度的质疑,2016年,J.D Power获得营收约为3.5亿美元(数据还是麦格希金融卖家给出的)。
也许只有卖家清楚,J.D Power仅仅是一家信誉受损、日渐贬值、难以脱手的媒体。卖家的第一个任务应该是尽快找到一家“钱多人傻速来”的大机构接盘。
这样的大机构也很快出现了,也即是XIO集团。而11亿美元收购金额正好与“中植系”声称的给XIO集团投资了近10亿美元基本吻合(算上利息后)。因此,如果这位来自复旦的雅典娜·李小姐无法合理解释XIO集团的这笔收购资金的真实来源,那么我们有理由做出大胆猜测,或许解直锟才是那个倒霉催的买家!
如果猜测成立(前提是,我们始终相信作为美国公民的解直锟完成了10亿美金的支付),那么也能够理解为何解直锟陷入恼怒和恐慌,竟乱了方寸想要诉讼解决。
《华尔街日报》还指出,Athene Li(即雅典娜·李)是一家位于开曼群岛的公司Dorsey Ventures的所有者,不过,她是受解直锟委托而代理持有,这家股权投资公司的真正主人其实还是解直锟。解直锟向开曼群岛法院提交的证明文件中,就包括一封信件,其中提到雅典娜·李负责打理Dorsey Ventures的运作,并处理对XIO集团的投资业务。
如果这个情况属实,再结合潘行长的讲话,摇哥有勇气作出更大胆的猜测:是否有可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让一笔钱最终得以消失的干干净净,成功洗白。
最后,关于这一个新闻是怎么炸出来的,暂且还是个谜。按理说10亿美金对于万亿资产的“中植系”来说只能算是毛毛雨,不至于大动干戈惊动上峰。或许,此刻我们能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可以提示的一点是,今天新浪财经官号发文《赵薇和她背后的隐秘富豪》。以摇哥敏锐的直觉,但凡记者深入到某某大佬的老家挖掘内幕时,基本上后续还会有猛料爆出。
联系人: | hth娱乐 |
---|---|
电话: | 020 - 2216 5516 |
传真: | 020 - 2216 5516 |
Email: | admin@rq95.com |
QQ: | |
微博: | rq95/ |
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89号燕侨大厦4019室 |